個人在家做自媒體如何創作優質內容?自媒體內容選擇怎么做的?前天,有個粉絲給我聊了會兒,昨天他發信息給我說他寫了問答突然了10W加,剛剛我又瞄了一眼,天呀,展現量突破了234萬。
自媒體如何創作優質內容
這個粉絲是一個有故事的人,他的職場經歷,可能隨手擰一個,就能寫出“驚天地、泣鬼神”的故事,但是他之前并不想寫。
在自媒體運營的路上,你什么也不缺,就缺這種“馬上行動”的精神。自媒體,是一種內容輸出,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,可是什么是內容呢?
就算你要分享西紅柿紅柿炒雞蛋,那也不可能直接端一盤炒好的給我們看吧。清洗、切片、打火、放油、出鍋等等,這些就是內容。
再舉個簡單的例子,當有人問你工資多少的時候,你一般是怎么回答的?是直接告訴他2600,還是假裝沒聽見,還是轉移話題,還是說“還不夠花”,這也是內容。
教條式的內容,或者說“1+1=2”這種干巴巴的等式,是沒有人看的,至少看的人會少得可憐。因此,我們要寫故事,寫得豐滿一點,把“1+1=2說成是:“1張電影票+一杯奶茶,實現了2個人的花前月下”,有沒有發現,越是具體的東西,越具有畫面感,真容易讓讀者與自己的內容形成共鳴。
說到底就是:如果我們不愿意寫自己的故事,新手將無從下手。
1、我們連內容創作都駕馭不了的時候,就不要去走捷徑,很容易被帶偏;
2、我們經歷的過往,是故事的素材,是主人翁原型,在這個基礎之上,把曾經的過往創作成一篇情節生動的故事;
很多人一直羨慕別人的爆款,卻忽略了自己的經歷,從而陷入一種“素材匱乏”的恐慌中。這種狀況是最容易讓我們失去信心的。
自媒體如何創作優質內容,其實處處留心皆是內容,我們會在網上看到各種干貨,但是要記得把我學到的東西用起來。如果不用它,那干嘛學它呢?所以,馬上行動吧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