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什么自媒體變現快?這是很多人的苦惱,當然也包括我自己。賬號有10000+粉絲,帶貨內容卻無人問津,曾有幾何時,我也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我的粉絲達到10000+、50000+、10萬+,我就是個大網紅,能輕松地做到躺賺。但是,當真的運營起這些粉絲數據的時候,我發現,賬號的變現能力還不如一個新號。
當我看到那些幾十萬、幾百萬賬號的大V停更放棄的時候,我忐忑的心總算有了一點平衡。仔細理了理,做這個賬號,我至少犯了5個錯:
5個錯導致自媒體變現難

① 變現模式
曾經想當然的認為流量收益是內容變現的終極玩法,現在我才明白,流量會越來越分散,受眾的口味在變,而個人作品的口味已成定局。
② 粉絲性質
曾經我想當然的認為通過內容可以吸引粉絲,然后帶貨變現,現在我才明白,單純的內容輸出所獲得的粉絲,絕大多數是閱讀者,而并網購需求者。
③ 影響力
曾經我想當然的認為有輸出有價值的內容,可以形成影響力,然后迅速變現,現在我才明白輸出的內容數量遠遠不夠,在帶貨賬號面前,這個影響力微乎其微。
④ 運營策略
曾經我想當然地認為做內容輸出,堅持就是勝利,現在我才明白,一味的堅持就是單相思,方法錯了、方向錯了,結局當然就錯得離譜。
⑤ 內容性質
曾經我想當然地認為,自媒體內容就是帶貨內容,現在我才明白,自媒體僅僅是一種廣告行為,而帶貨是銷售行為。
我不知道,其他創作者,有沒有去思考過這些問題,最近這一個月,我一直在思考、總結、學習,總感覺在賬號運營上出現了問題。
做自媒體容易半途而廢的3個點
① 閱讀是免費的,購物是付費的
自媒體運營新手小白每天做的內容,往往都是站在一個“免費分享”的立場在做,但是當流量收益撐不起我們的創作的時候,想轉向帶貨,基本不可能,因為這個時候的你已經是“強弩之末”,從內容賬號轉向帶貨賬號,沒有那么簡單,相當于從零開始。想要引導粉絲購物,這是非常困難的,大家可以想一想,為什么那么多的做直播的大V,每個人的直播間都有便宜的東西、都有免費機會、都有優惠券。沒有這些“好處可占”,就不可能讓受眾心動。
② 內容決定了賬號性質
我一直強調,賬號是由若干個內容組成的。內容越多,受眾越多,閱讀的人越多,賬號的熱度就越高,這就好比一個池塘,里面沒有魚,那水就可能是平靜的,但我們往往池塘里放入魚、烏龜等,這個魚塘就有了生命。
我們回到平臺推薦這個問題上來,我們發布了內容,平臺給了流量,有一個叫“完播率”,完播率越高,流量就越多。而購物領域有一個叫“轉化率”,轉化率越高,流量就越多。
如果我們賬號里的內容全是提供閱讀的,而不是介紹產品的,那么平臺就會把內容推薦給喜歡閱讀的人,可這些人潛意識里就不相信網購,那他們就不會購買我們推薦的產品。那就沒有轉化率,也沒有完播率。
小伙伴有沒有發現:我們做內容的賬號,一旦寫了帶貨內容,很有可能無人問津。原因就在這。賬號的性質已經定了,所以,粉絲多并不代表它的變現能力強。
③ 堅持寫作卻沒有結果
這是前幾天,一個粉絲跟我交流時所吐露的心聲。她說她很認真地寫了,卻沒有收益。昨晚還有一個粉絲給我發私信,她說給其他人寫了1000萬級的內容,可自己寫的內容就是寥寥無幾。
我們舉一個例子,同樣是一束花,從普通人手中扔出去就是垃圾,但從新娘手中扔出去就會有很多人搶。原因很簡單:結果不一樣。
寫作也如此,我們寫的內容,是要給受眾帶去快感的。受眾明明喜歡看勵志故事,你偏偏寫自己的吃喝拉撒,這怎么可能有人看呢?堅持寫作,只是一個習慣,但如果想變現就得知道受眾的品味,不要再單相思了。
總結:做什么自媒體變現快?說了這么多,你現在是不是知道應該如何做內容布局了?如果你想走上帶貨這條路,那就以產品內容為主,如果是想繼續做流量收益,那就不要再抱著月入10萬的夢想,除非你能做商業軟文;內容決定了賬號的性質,而賬號的性質決定了它的變現能力。方向不能錯,不能偏,不能亂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