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體靠什么變現?還有不少自媒體活的挺滋潤的,不是自媒體不賺錢了,而是你的自媒體不賺錢了。企業賬號想問如何能增加用戶再實現銷售轉化,想要提高收益,做一個有變現能力的賬號才是最重要的,
提高變現能力的3個建議
一:流量收益,需要你保持天馬行空的創作風格,具備流量思維
流量收益容易遇到瓶頸,但不會被淘汰,時而低時而高,這是正常的流量生態。
之所以抱怨流量低的內容多,是因為創作者本身不具備流量思維。坦率地講,內容之所以有流量,是因為它具備吸引人的特性。也就是說,內容的吸引力所解決的是受眾的感觀層面。
只要有吸引力,它就有流量。在家做飯太常見了,但是穿著吊帶、緊身衣、睡衣做飯,這就是吸引人了。種地耕田太常見了,但是一個精致的姑娘,穿著裙子,開著拖拉機,一身泥巴,這就吸引人了。
流量這東西,它不難,也不需要高文憑高學歷,你能做到“死不要臉、天馬行空”這八個字,然后運用到極致,它就足以讓你賺一大筆。
二:高收益,靠賣貨,它需要強大的銷售能力
賣貨賺錢,是我一直夢想的事,但卻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。
流量收益是有限的,一天能賺兩三千已經是骨天神級的賬號了。但是一個視頻賣貨能賺到的錢可能遠遠超過兩三千,而一場直播的業績很有可能要加好幾個零。
可是,內容帶貨賺錢,真的很難,它要涉及很多的內容:
1 賬號變現模式的設計
2 帶貨內容的撰寫
3 貨品選擇
4 直播銷售技巧
太多太多的環節需要我們去打通,一環不通,全程擁堵。
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,正常的內容,有流量,一但把內容掛上小黃車,似乎就無人問津了。這就是賬號屬于決定。因為長時間的輸出干貨內容、分享日常生活,所積累的粉絲都是對知識有需求的,但并不一定對網購有需求。所以,系統不會推薦,就算推薦出去,那也會降低用戶體驗。
如果想要走帶貨這條路,小伙伴們務必要把賬號做成好物推薦,把我們的日常生活直接與產品推薦掛鉤。只有這樣,系統才會給我們貼上“帶貨達人”這個標簽,受眾人群才會產生購買。
三:寫作變現,做個人IP
寫作變現,絕不止于微頭條、圖文這個層面。任何商業廣告行業,都離不開廣告,而文案是廣告的第一扇門。打造個人IP,可能是每一個創作者都私藏的夢想。但是,這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。
現在,市面上,一說到打造個人IP,少則十來萬,多則數十萬,其實真正付了錢而有效果的,沒幾個。并且,關于個人IP的界定,也沒有標準,發自內心講,打造個人IP就是個自媒體領域的泡沫。
2019年11月初的時候,我有個客戶,他是做人才咨詢的,當時他也是看中抖音,想自己做一個號,也許是他參加了一些管理方面的課程吧,當時鐵定了要做,不管我怎么勸,他都不聽,反正就是要做,天踏下來還是要做。當時,付了我38000塊的定金,讓我負責,發自內心講,我知道他要失敗。
之后,我們溝通了5次,我把思路、計劃、結果全部給做成思維導圖,然后反復溝通討論,他們為此還開了2次領導會議。在公司內部,那個時間,的確沒人反對。但是,這事,直到今天,他還是沒有開始。
人的潛意識中,有一種“安于現狀”的滿足感,一個做傳統企業的,天天面對面的交流溝通,動輒上萬的服務費,哪有什么心思來拍抖音呢?就這樣,他的事情,一拖再拖,不是在北京開會,就是在上海出差,反正只要找他,他就是沒時間。
做自媒體運營,最終的歸宿就是個人影響力,而這一切,都是靠文案支撐起來的。視頻、圖文等,只不過是一種表達方式罷了。
唯有文案,是所有內容的心術支柱。大家試想一下,自己在運營賬號的過程中,想拍視頻卻不知道說什么,想寫故事卻無從開始,想發個微頭條卻腦海一片空白。
這跟找女朋友一樣,不管你身價多高,也不管你才能多么出眾,成與不成都離不開那張嘴。表達愛慕要說出來,談婚論嫁要說出來,兜里沒零花錢了也要說出來。
自媒體內容創作也是,拍視頻要文案,寫東西更需要文案,這東西才是精髓所在,希望你從這一刻開始,好好學習寫作,堅持下去,成長起來。
只有這樣,在日積月累之后,我們的影響力才可能形成,才不會愁變現,并且,不管自媒體它能走多遠,文案寫作都會陪我們一輩子,它的價值只會越來越大,永遠不會被淘汰。因為,任何商業行為,都離不開宣傳,都需要廣而告之,文案是第一扇門。
總結:自媒體兼職可以賺日常開支,專職也能有車有房。但這條路,真的太難了。如果內容沒把握好,太隨性的話,你的收益就會很低。所以,寶貝們,真的想做,想提高收益,那就靜下心來用心做吧。
標簽: